•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42
2022 - 07 - 06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新污染物是什么?   新污染物就是新型污染物,也称新兴污染物,是指新近发现或被关注,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风险,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污染物。新污染物通常包括: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全氟化合物(PFCs)、溴代阻燃剂(BRPs)、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纳米材料、微塑料等。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   治理第一步:监测筛查   新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其来源比较广泛,危害比较严重,环境风险比较隐蔽,治理难度比较大、技术复杂程度高,我国的治理工作起步晚、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应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采取“筛、评、控”和“禁、减、治”的总体工作思路。即:通过...
143
2022 - 07 - 29
水污染问题大家都普遍关心,而地下水面临的重金属污染的挑战也不得不引起重视。作为分布最广的水源之一,地下水这个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和战略资源,时刻关系着人们的饮水安全。破解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尽快建立起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网络尤其关键。曾经,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马中院长认为,完全净化已被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极其困难,要想净化已渗透到深层的地下水污染可能需要1000年的时间。这也充分印证了污染与治理的不对等性,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并展开广泛调查研究解决这个“大麻烦”。据了解,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物质包括汞、铬、铅、砷等,它们无法被分解,常常被生物富集,随之进入食物链,影响动植物发展,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若人类长期饮用重金属有毒物浓度较高的地下水时,可能产生肢体麻木、骨骼软化萎缩、毒害中枢神经等系列问题。污染难净化,且毒害性强,业内投入的研究力量也在随之加大。针对修复技术,有研究表明重金属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途径有①改变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使其变成单质或化合物沉淀,增强其稳定性,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②改变金属离子价态,大幅降低毒性。应对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应急处理技术、支撑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污染源控制-阻断-修复技术等等,污染防治的手段不断充实,地下水面临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在逐渐减轻。包括关注度一向很高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也曾多次通报了多起地下水污染案例,除了对地方地下水污...
144
2022 - 08 - 30
塑料污染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相关数据显示,1950年到2017年,全球累计生产约92亿吨塑料,预计到2050年,全球塑料累计产量将达到340亿吨。我国作为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塑料废弃物年产生量达6000万吨。除源头减量外,再生塑料也是减少塑料污染的主要路径之一。2021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发布废塑料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名单,引导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完善再生塑料有关标准,加快推广应用废塑料再生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鼓励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再生塑料是指通过预处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对塑料的再次利用,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再生塑料的下游应用涉及到纺织、包装、建筑建材、汽车、医疗、电子等多个领域,行业专家认为其产值可达千亿元。根据《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2021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约为1900万吨,较2020年(1600万吨)增加约300万吨,同比增加19%。同时,废塑料回收利用产值约为1050亿元。近些年,虽然再生塑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推动,我国再生塑料目前的整体规模也...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一、环境污染概述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当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以致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时,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目前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使用,使有用的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而造成危害。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5
浏览次数:396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在百年变局下,粮食问题正变得更加重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被放在第一部分,显然成为农业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表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策略,才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疫情灾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背景下,国内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市场运行平稳。尽管如此,但大豆、小麦、大米等粮食我国每年仍要大量进口,因为食品工业等领域需要消耗大量面粉、淀粉,加之畜牧业需要。近年来,中俄农产品贸易明显升温。根据数据,2020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农产品和肉类第一大出口市场。而近日,海关总署宣布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并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这也将不同程度地为保障国内粮食供给总量充足,满足食品工业等领域对小麦加工的需求提供物资基础。   当然,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发条,要拧得紧而又紧,还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依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等,严守粮食安全底线,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据了解,近年来,有地方管理局在“减”上下功夫,在“质”上做文章,强化烘干机、色选机等粮食现代技术装备...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4
浏览次数:322
前不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中再次明确,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环境提升的一大关键。文件提出,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   据住建部此前公开发布的2020年城乡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范围内污水处理厂存有1万多个,处理能力达到2700多万立方米/日。但,在各省市的污水排放与处理间仍存有部分缺口。我国的污水处理水平已然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从整体来看,发展程度还不够,还有提升空间。污水处理的提升空间,就是水环境向好发展的抓手。   此前,十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不论是城镇、工业还是农业农村领域,都要深入、系统地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为重点,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问题。走入“十四五”的第二年,环境整治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最近,五项污水资源化领域的国家标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等政策标准接连发布。它们都为未来的水环境提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水处理行业的机会清单正越列越多,面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水环境提升工作将步入新舞台!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实时监测污水的主要指标PH值、电导率、氨氮、总...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4
浏览次数:382
新的一周惊蛰结束,三八妇女节也结束了,马上就到了植树节了!三月开始入春,彻底告别了冬季的寒冷,杭州的气温一下子从0度升温到20度,气温开始逐渐升高回暖,暖和极了!   阳春三月,万物萌发,芳草吐绿,树枝抽新芽,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不约而至。倾听春的声音,心怀绿色期待,我们迎来了我国第44个植树节。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都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环境治理从注重末端转向源头防控,推动生态建设从政府管理为主转向各方主体多元参与,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多年来,通过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我国国土绿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但是,植树造林不是简单把树苗种下去就大功告成了,更要保障林木的成活率,才能够避免“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的情况,我国近年来一直都在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希望以科学造林的方式来提升成活率。仪器仪表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助力我国为地球“添绿”。   首先,林木种苗需要检验仪器进行质量检测。鼓风干燥箱、水分测定仪两类设备分别用于烘干林木种子样品以及测定种子水分,尤其是红外快速水分测定仪可以快速测量水分,而且精度较高。种子老化箱、种子X光机、生物显微镜、...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1
浏览次数:411
1987年发布的的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的需要,而同时又不损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模式。”而在接下来的数十年见,这一针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成为了众多国家建设经济体系时准寻的基本原则,并因此衍生出了非常多的发展目标,例如环境保护、能源建设等等。   而在这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环境保护又具备了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我们需要承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无论是受限于技术,还是因为发展所迫,人类的活动确实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这些负面影响常常因为连锁反应,如同滚雪球般的陷入恶性循环,直到被强制性的制止并加以改善。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划以及方针也一直在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双碳”等概念的不断完善,各国都在针对环境治理倾尽全力。那么如今的环境究竟如何呢?从好的方面来看,包括河流污染在内,大部分有害物质污染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监管和控制,诸如酸雨、雾霾等污染引起的极端破坏性天气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从基本的环保角度来说,以及算是收获很好的成果了,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些问题没有被解决,全球变暖便在其中。   全球变暖的概念我想已经无需赘述。而就在3月1日刚刚公开的《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中我们可以得知,2021年我国的平均气温达到了10.5℃,是1951年以来最暖年,比常年温度高了1....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1
浏览次数:383
水资源利用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按用途可分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水力发电用水、航运用水、生态用水等。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是人类日常生活及其相关活动用水的统称。生活用水分为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居民住宅用水、市政公共用水、环境卫生用水等。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农村居民用水、牲畜用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也就是说,要把保障人民生活用水放在优先位置。2.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农、林、牧、副、渔等各部门和乡镇、农场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居民生产用水的统称。在农业用水中,农田灌溉用水占主要地位。3.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是工矿企业用于制造、加工、冷却、空调、净化、洗涤等方面的水。4.水力发电用水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蕴藏着一定的势能和动能,称为水能。用具有一定水能的水流去冲击和转动水轮发动机组,机组在转动过程中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 再转化为电能,即为水力发电。水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既不消耗水资源,也不会污染水资源。水力发电是目前各国大力推广的能源开发方式。5.航运用水“水利”的“航运"作用由来已久。“通舟楫之便,致一方之利”,古老的江河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纵横奔流,不仅滋润着两岸,还带来航运的便利。航运又称水路运输,包括河流运输和海洋运输两个方面。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过去,航运速度快于车马,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0
浏览次数:380
粮食安则天下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到中央一号文件,都对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过重要部署。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面前,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充足供给,对保持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拥有众多的“大国粮仓”,才给了国人不慌的底气。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方式,对于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维护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有重要作用。2月14日,发改委公布经修订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规范对粮 食质量安全检验机构管理;因地制宜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第三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制度。加强粮食检验能力,仪器仪表少不了。   保障粮食安全,检测较为重要,据了解,粮食检测项目数量众多,包括色泽、粘度、比重等感官指标,pH值、湿度、过氧化值、密度等理化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农残、重金属等食品安全项目,以及营养价值分析、成分含量检测等,食品检测离不开各类检测、分析仪器。   在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配备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大...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0
浏览次数:407
763页次48/109首页上页...  43444546474849505152...下页末页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