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6年的努力,由自然资源部天津市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主持制定的海水淡化领域国际标准《海洋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产品水水质-市政供水指南》于2021年9月29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网站上发布,该标准是我国主导的首项海水淡化国际标准。据报道,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规范和简化海水淡化产品的水质检测,确保管线和码头用水安全。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质量标准》的必要补充,对发展中国家安全使用海水淡化水尤其重要。 海水淡化技术包括海洋科学、新材料、信息技术、化工等多个领域。海水淡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起初应用于小型船舶和岛屿。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淡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扩大,特别是8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有两个主要方向,即热处理和膜处理。其中,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海水淡化领域的主流技术,许多项目都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不断降低。降低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采用经济有效的预处理技术提高系统的抗污染能力是反渗透膜的主要发展趋势。 水质分析仪表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对PH、浊度、电导率、余氯、悬浮物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在所有监测点均采用哈希公司在线水质分析仪器系列。如测量PH参数的在线分析仪,该仪器具有两路输出,可以输出PH及温度值...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9
浏览次数:645
我国的环保水处理行业,近些年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未来前景广阔。在供水和污水处理工艺中有赖于使用压力传感器为系统保护和质量保证提供重要控制和监测手段。 水处理主要包括江河水利大坝的水位监测、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的、恒压供水系统等方面。根据传感器安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其中内置式主要采用液位变送器,外置式主要采用工控压力传感器。 目前,国内净水厂自控系统采用最多的是由工业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化仪表组成的多级分布式计算机测控管理系统。给水工程所用仪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监测生产过程物理参数的仪表,如检测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这类仪表采用各种不同的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与液位变送器以及流量传感器。另一类属于检测水质的分析仪表。仪表能连续检测各工艺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的数据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从而协调供需之间、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各水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以便使各种设备与设施得到更充分、合理的使用。在先进的水处理系统中,自动化仪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地表水厂现场分站的设置是:进水泵房分站、反应沉淀与加氯加药分站、过滤分站、送水泵房及变配电室分站、污泥处理分站。在水处理行业,需要很多专用设备,例如工业水处理设备、饮用水处理设备、成套供水(给水)设备、水处理的辅助设备等等,这些设备上一般都需要用到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水的压力。 压力传感器在工业仪器仪表行业的...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9
浏览次数:660
漫长的岁月给生物进化提供了契机与条件,而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记录着环境的变化,并以记录者的身份,将这些信息以化石、基因密码等形式记录下来。但与此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也存在不少没有发生什么巨大变化,却依旧顽强地生存着的生物,它们本身就是一段漫长历史的见证者,我们称呼它们为活化石。 而在我们熟悉的活化石中有这么一种植物,它象征的深秋和初冬,每年都如约而至,将千年前的美景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种植物便是银杏。银杏又称为白果树,据说已经有两亿七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特色植物之一,具备药用价值,但同时其本身也是濒危物种。 不过比起银杏制品,更能给大多数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实是秋冬季节银杏带去的那抹金黄景象。对于旅游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绘画爱好者来说,银杏带来的美景既是视觉享受,同时也是重要的“景观素材”。 而提到银杏美景,位于陕西西安罗汉洞村观音禅寺内的千年银杏树就很难不被提及。作为我国著名的古树名木之一,这棵银杏树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距今有超过1400年的历史,而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这颗约有普通银杏十倍之高参天大树便会披上一生绚丽的黄色,以一种苍劲古拙却有分外华丽的姿态,将良辰美景展现给大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颗树所呈现的美景被大量传播开来,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去“打卡”。当然,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其他的古树名木上,这些千年前传递下来的美景不但在国内走红,在...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8
浏览次数:681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藏着各种威胁健康的隐患,它们有的可能是环境中长期存在的有害物质,也有可能是是我们生活中潜藏的“隐患”。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威胁到我们身体的毒素或许和我们非常接近。 说到生活中的毒素,或许有的人会不以为然,觉得“有毒”物质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并不密切,但其实,我们常常和“有毒”物质擦肩而过。 举个例子——全氟辛酸。提到这个名字或许大家并不熟悉,因为这种物质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从2020年开始就在许多国家被开始限制甚至禁止使用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和它没有接触过。事实上,全氟辛酸作为一种特殊的高效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是特氟龙涂层(一种不粘锅涂层)的一种加工助剂,因此只要是特氟龙涂层的不粘锅,都会含有全氟辛酸。并且当这些不粘锅温度超过250摄氏度或者用来制作酸性食品时,这种物质便会被释放出来。 那么全氟辛酸又是什么物质呢?这是一种酸,具有一定毒性,人体深入一定量之后便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而且长期摄入还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甲状腺疾病及不育等情况发生。 事实上,像全氟辛酸这类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用于制作塑料的双酚A会导致不孕不育、癌症、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情况,而被当做其替代品的双酚S尽管毒性较小,但是同样有毒。 诚然,这些伴随着生活用品的毒素并非一定会在我们使用过程中释放出来,但是绝大多数时...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8
浏览次数:610
冬季,对于天寒地冻的北方城市来说,确保正常供暖尤为重要。日前,受寒潮、降雪影响,2021年供暖季正式拉开帷幕,北方煤炭、电力需求旺盛,供暖形势紧张。幸好有仪器仪表“黑科技”的助力,大大缓解了这一紧张局面。 寒潮来袭各部门积极部署安全防范工作 近期,寒潮携风带雪来势汹汹,全国多地拉响黄色预警,各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认真做好寒潮降温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部:加强短临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企业、社会公众做好安全防范,合理安排生产、出行。 交通运输部:加强水上交通动态监管,严禁恶劣天气各类船舶违规作业;做好“两客一危一货”、校车、公交车等重点交通工具以及车站、机场、桥梁等重点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非法载客、客货混装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因寒潮大风影响出现交通事故。 住建部:建筑施工领域,要重点抓好防风、防高处坠落等措施落实,大风蓝色预警期间立即停用塔吊、升降机等机械设备,严禁从事各种室外、露天施工作业;提前筹备部署城市老旧小区燃气管线的隐患排查治理。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部门:要加强各类管网、线路、设施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一旦出现故障,迅速组织抢修,确保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仪器仪表“黑科技”集结保障顺利供暖 面对突如其来的寒潮天气,北方御寒供暖压力倍增,如何保障顺利供暖成为相关部...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7
浏览次数:572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明确要求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仪器仪表市场需求将加大。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水资源丰沛,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水电能源基地、黄金水道和生物宝库,流域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省界多,排污量大。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长江岸边特别是城市江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带,近年来,我国制定多个政策保护长江。 政策加码保护长江 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的不断推进,我国在长江流域的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长江流域的监管体系无法精准定位污染源。对此,我国也开展了不少相关领域的行动,不断提升长江流域污染的监测能力。 我国专门制定出台《长江生态环境无人机遥感调查工作方案》和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测方案,对于监测工作进行指导和规定。这些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长江流域水质量的改善。 不难看出,随着国家对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重视,在长江流域必将会积极建立生态安全监控预警体系和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保障水生态和水安全,将驱动相关仪器仪表市场需求不断加大。 加码保护长江仪器仪表需求加大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它较为重要,监测设备少不了。 首先,通过监测,可以分析不同污染...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7
浏览次数:646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对环境进行治理,监测仪器蓄势待发。 空气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它维护着人们及生物的生存,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需要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 据了解,大气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自然过程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由大气自我净化过程从大气移除。但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变坏,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因此,改善空气质量,治理大气污染,让蓝天白云常驻,是群众所盼、民生所系。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明确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成为考核“硬杠杠”。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排除疫情影响,这一目标相当于利用5年时间,将优良天数比率提高2.7个百分点。 污染治理,监测先行。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详细来讲,环境监测是指通过仪器监测等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定期测量,并检查其环境防治...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6
浏览次数: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