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208
2022 - 02 - 11
服务机器人市场目前正向智能化、多元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成本下降、智能化程度提升,未来生活中的服务机器人必将大放异彩。在近日开幕的冬奥会上,服务机器人可谓无处不在,彰显着技术的魅力,也暗示着新风口的到来。  本届冬奥会的特色之一就是“科技冬奥”,从“机器人首次水下传递冬奥火炬”到奥运村的巡检机器人,再到全自动的智慧餐厅……机器人正在世界面前彰显着魅力。  火炬传递  这个看上去像冰壶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小型移动机器人,载着火炬沿冰壶赛道旋转滑入冰洞口,水下机器人也在此时做好准备,由机械臂紧紧握住火炬,不断向水陆两栖机器人靠近,并在10秒钟内准确地接过火种,完成传递。  当然,更加贴近生活的还有“奔波”在一线的引导机器人、递送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巡逻机器人、收银机器人等等,他们无处不在,为冬奥提供便利。  助力冬奥防疫  北京冬奥会的巡检机器人是一个多功能的设备,可以负责公共空间巡控、口罩检测预警、热红外测温、手部消毒等。在巡逻时,它可以进行口罩监测,针对范围5米内未佩戴口罩的人员会发出佩戴口罩提醒,机器人头顶的消毒设备具有红外感应功能,可以自动喷出消毒液。  事实上,服务机器人在冬奥会上发挥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在各大场馆入口处,运动员们无需摘掉口罩,就可以快速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健康宝、国家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公安联网、电子登记等8个环节,设备测...
209
2022 - 02 - 24
现代仪器仪表是对物质世界信息进行测量与控制的基础手段和设备,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组成部分,与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设备制造与服务地位相同。因此,仪器仪表制造水平反映出国家的文明与发达程度,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01.4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利润总额957.0亿元,同比增长11.0%。  其中,试验仪器、光学仪器、医疗仪器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等分行业营收同比增幅较高,对行业拉动作用明显。实验分析仪器等中高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少数产品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然而,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低端同质化竞争、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在行业内仍普遍存在。目前,国内高端仪器仪表对进口依赖度较高,赛默飞、岛津、安捷伦等外资品牌占据着国内实验室检测仪器的大部分席位。  科学研究离不开仪器仪表,很多的科研数据都是依靠仪器仪表测算出来的。百年科学发展史和众多诺贝尔科学奖都证明,科学进步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和发展,当前,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仪器,谁掌握了进的科研仪器研发技术,谁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我国科技正处在“跟跑”向“并跑”...
210
2022 - 03 - 09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再生资源回收是其中一个重要支撑点。   再生资源回收在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化,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迅速。然而,市场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最为显著的就是普遍存在的“利大抢收,利小少收,无利不收”的现象和行业企业“小散乱”等问题。为此,我国采用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更加注重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发展质量。   生态文明战略提出之后,政府从顶层设计、税收、补贴、环保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对再生资源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顶层设计保障!再生资源作用凸显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了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明确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政府发文禁止进口“洋垃圾”,再生资源缺口变大   中国自二十年前开始进口固体废料,也正是制造业和基建开始高速发展的时期。正是靠发达的制造业和上升期的经济,才有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可以消化大量的再生塑料和金属。   然而洋垃圾中...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近期,智慧城市领域喜讯频传,两大政策《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与《智慧城市设备联接管理与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相继出台,不仅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定下了蓝图,也为智慧城市整体布局指引了明确方向。此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网汽车等领域将迎来更加完善的标准化建设。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各地政府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2021年的首要发展任务,积极部署谋划,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式开启智慧城市新篇章。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日益升温,不少城市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智慧城市。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城市中的各个部门和各系统独立建设、条块分割,形成了各类“数据孤岛”,建立标准化体系迫在眉睫。  “标准化”对智慧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标准化,需要标准化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城市要素智慧互联、城市资源共享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包括通用标准、感知控制层标准、网络传输层标准、数据层标准、服务支撑层标准、应用服务层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推动智慧城市标准化发展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使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统一协同,即通过不同设备的连接和交互,在智慧城市的大脑和四肢之间形成一个高度反应的有机体;  2)通过标准的力量,可以吸引大量创新企业,实现智慧城市合作的生态繁荣;  3)可以统一行业对智慧...
发布时间: 2021 - 10 - 25
浏览次数:503
近日,随着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开幕,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虚拟现实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代表性技术,不仅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还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其产业发展对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几经沉浮,虚拟现实行业如今正走向新一轮升温。在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华为、百度等众多重量级玩家的努力下。VR/AR等相关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产业链生态圈不断建立,广阔的市场蓝海越来越明显。据预测,2022年我国VR/AR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目前,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并在其发展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一方面,近眼显示、图像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虚拟现实与5G、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技术的加速融合创新,推动了产品供给的创新,头戴式、一体机、移动终端等多种形式的产品和设备纷纷上市。  另一方面,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依托坚实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江西、北京、山东、广东等省市正成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重点企业的主要聚集区,其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技术、产品、市场和企业的突破,正在推动虚拟现实在我国的新爆发。  业内人士认为,医疗、教育、营销将成为我国虚拟现实发展的三大重要突破口,成为游戏、娱乐市场之外的新增长点。在新的增长点驱动下,未来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发...
发布时间: 2021 - 10 - 22
浏览次数:570
在当今的生产生活中,电力是人们必备的能源之一。过去电缆行业的人爱说:“有灯就有电,有电就用电缆。”形象的说出了电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用上电能,就像用水管送水一样,我们用电线电缆把电流输送到千家万户、各行各业,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国家经济欣欣向荣,国家建设日新月异。线材行业是重要的基础支撑产业,其发展水平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标志和缩影。我国电线电缆的发展历程你了解多少?  我国电线电缆的发展  电缆始于电的出现及其在社会文明中的应用。从第一根电缆制造到目前技术中各种电缆产品的出现,已经有260多年了。  我国电线电缆的发展起步较晚。第一家电缆厂昆明电线电缆厂(建于1938年),1939年7月1日正式投产。1948年昆明电线厂生产6.6千伏橡胶绝缘铅包电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阳电缆厂于1954年(苏联援助)成立,1956年正式投产。中国电线电缆生产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在导体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产了电工铝导体。20世纪80年代末,电线电缆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产值的0.88%。到1998年,电线电缆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反映出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线电缆生产国。随着我国电线电缆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我国对电...
发布时间: 2021 - 10 - 21
浏览次数:649
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络等信息载体,使所有可以独立执行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近年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增长迅速。政策也在支持物联网建设。  政策支持物联网建设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具有渗透性强、驱动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步伐的加快,物联网已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大大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的大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日,工信部、中央网安办、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引导物联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价值发展指引方向。  《行动计划》指出,物联网是以传感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  《行动计划》强调智慧城市的推进离不开智慧管廊、智能电表、智慧灯杆等感知终端的建设和大规模应用部署。以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应用协同为重点,加快多维多特征异构数据处理、跨...
发布时间: 2021 - 10 - 20
浏览次数:504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也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途径。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通过城市供水网络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在同一网络中的同质性。在这个过程中,智慧水务的贡献不小。  什么是智慧水务?  数据显示,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水务可以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和逻辑关系,实现水务业务系统的智能控制、数据资源化、精准管理和智能决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让水务业务运营更高效、管理更科学、服务更优质。  据了解,建设智慧水务系统可以实现城市供排水、防洪、水资源保护等业务运营的协同管理,同时搭建统一的门户平台,让市民随时查询所需用水信息,提升服务模式和服务水平。  此外,智慧水务系统可以对水质和供水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实现供水和用水,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可以深入挖掘水利大数据,为水务业务发展提供支撑,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因此,智慧水务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提升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营造智慧水环境,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供水一体化。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智慧水务来助力  多年来,各水厂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和相应的实施机制,导致重复投资,有限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供水格局较小,供水基础设施无法共建共享,设计能力无法充分发挥,水质无法得到充分保...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9
浏览次数:417
仪器仪表可以改善、扩展或补充人的官能。人们利用感觉器官来看、听、尝、触外界事物,而显微镜、望远镜、声级计、酸度计、高温计、真空离心浓缩器等仪器仪表可以完善和拓展这些功能。此外,一些仪器和仪表,如磁力计和射线计数器,可以感受和测量人类感觉器官感受不到的物理量,而另一些仪器和仪表可以记录、计算和计数超出人类能力,如高速摄像机和计算机。  仪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先生指出,“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仪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是现代社会活动的“物化法官”。不言而喻,在当今时代,仪器在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难看出,仪器仪表的发展非常重要,相关政策助力发展。政策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团体为了实现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和意志,以权威的形式规范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要实现的目标、要遵循的行动原则、要完成的明确任务、要执行的工作方法、要采取的总步骤和具体措施。  因此,制定相关政策更为重要。今天,小编将带您了解近十年来仪器仪表的相关政策。一起来看看吧!  2010年,科技部发布《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2010年)》,重点支持在精度、量程、环境适应性或功能上有突破性发展的新型仪器仪表,以及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的新型仪器仪表。  2013年,工信部发布《...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8
浏览次数:522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2021年气候服务状况:水》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水危机,水生态修复迫在眉睫。2016年我国出台了实施河长制的文件,2018年又发布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河湖生态管理体系。  近年来,各地积极响应,大力修复河湖生态环境。许多地区在水处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广东省广州市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大墩断面水质逐步改善,黑臭现象消除,劣质五支流基本消除,源头污染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海南省三亚市已实现18个城镇河湖,16个稳定断面达标。全市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率达到95.5%,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十三五”期间,再生水利用率已超过全省要求.  当然,河湖生态修复还有需要进一步努力的领域。今后,国家水利部门也对河湖生态治理给予了指导和建议。改善水生态,需要牢牢抓住基建!要牢牢把握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做好深水、水土保持和周边保护,共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  一、深:牢抓地下水超采  治污先截污,河湖“怕”被过度开发。  首先推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工作。华北地区水生态问题严重。以京津冀地区为控制重点,采取“节水、增供水”的综合治理措施,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有效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突出问题。  实施全国地下水超采控制。逐步扩大治理范围,制定重点区域过度开采保护方案。东北实行“开源节流、科学调控”的应对政策,...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5
浏览次数:578
763页次70/109首页上页...  65666768697071727374...下页末页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