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370
2022 - 09 - 05
生态产品,说起这个可能很多人还比较陌生。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就称之为生态产品,其特点就是节能、可再生,作为一个新兴概念,伴随生态文明发展而来,横跨农工商,虽然你可能对概念不太耳熟,但是谈到生态环境补偿、生态旅游业、种养一体化、绿色有机农作物等这些具现化的代表,大家应该还是很熟悉的。2021年,我国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经济补偿、绩效考核和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到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意见提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随即,农业农村部的《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提到,要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
371
2022 - 10 - 09
污泥处理棘手、体量之大等问题的存在,对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据《环保圈》的统计,刚刚结束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就已通报4起“污泥”案例。为加快污泥环保化消解速度,扩大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工作不得不被一提再提。2021年6月,《“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置不规范,设施可持续运维能力不强,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差距。因此,文件以2025年为限期,提出城市和县城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明显提升。实际上,污泥当时被国家重点“点名”,也并不过于出人意料。污泥作为目前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被污水处理行业重点关注,同时因其固液混合的特殊形态而受到固废处置行业的特别关照。目标已经下达,污泥处理处置“摆烂”是绝对不行的。围绕污泥该走哪条路线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模式的讨论,业内人士众说纷纭。距离上述《规划》发布一年有余,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的实施方案终于来了!究竟怎么操作,《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一探即明。在《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实施方案》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要求进行整合完善: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
372
2022 - 11 - 02
生物天然气,即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可通过对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城镇有机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等进行处理获得。作为一种绿色能源,生物质天然气正在“双碳”催化下迎来快速发展。2022年3月,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提出、西南化工研究院等共同起草了国家标准《生物天然气(GB/T 41328 -2022)》,已于10月1日正式生效。标准中规定了生物天然气气体组分,确定了生物天然气取样及检测规则,明确了生物天然气试验方法及输送、标志、储运、使用安全等要求。国家标准的获批与生效,有力推动了生物天然气产业的规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而在此之前,生物天然气就已凭借环境、经济及社会三重效益,成为能源市场重点“关照”的对象之一。“变废为宝”如上文所说,生物天然气一般来源于城乡各类有机垃圾。因此,发展生物质气体燃料,不仅为这些废弃物处理找到了新的路径,避免环境污染,还可以借此推进农业循环发展,为农民创造增收渠道。而且,生物天然气经过厌氧发酵、净化提纯产生,过程中不产生额外的碳排放,成分、热值等还与常规天然气一致,同样可替代化石燃料进行使用,减碳效果显著。且随着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生物天然气生产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愈发明显。从具体案例来看,黑龙江甘南县前不久刚刚实现低温条件下沼气保质保量生产,通过改造革新,提纯后的生物天然气甲烷含量达到96%以上,每吨秸秆可...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中国无线电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在未来五年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受益于5G在中国的落地。  无线电测试测量是利用电子学手段,通过电量形式实现对无线电各项参数的测试,是电子测试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我国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行业发展速度较快,预计在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186.75亿元,在政策+5G技术加持下,我国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G推动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发展  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当技术新星遇上制造潮流,无疑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5G在高带宽、低时延、多通道等技术层面的需求,需要高端无线电测试仪器仪表对5G移动通信在标准制定、研发生产、规模制造等环节提供稳定可靠的测试环境。  据了解,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30万个,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2年,将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能力,稳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建设。  随着5G商用元年的开启、AI的落地,正在驱动5G的技术特性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深度融合,助推医疗健康、智能汽车、智慧家居和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的增长和应用将全面不同不仅和网络运营商相关,还和仪表仪器行业也有很大关联,其中,就包括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  因此,随着5G的发展,我国加快了第五代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5G技术应用推广,新...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7
浏览次数:409
温度监测和控制是食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准确监测和控制温度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温度传感器的出现,通过准确的测量温度,能够有效防范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由于过冷或过热使食品新鲜度和品质受到影响。  而今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温度监测和控制是食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准确监测和控制温度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温度传感器的出现,通过准确的测量温度,能够有效防范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由于过冷或过热使食品新鲜度和品质受到影响。  温度传感器一般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过传导或对流达到热平衡,从而使温度计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测对象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多样。根据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依据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目前,温度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对于食品工业领域来说,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是食品生产、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过,如何准确把控温度一直是一个行业技术难题。随着食品工业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重视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其在食品工业相关领域也得到迅速应用。  就当下来看,温度传感器已进入食品加工、运输等领域,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储运安全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温度传感器可...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6
浏览次数:629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正对各行各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于食品工业而言,食品加工机械的快速发展使得众多繁琐的生产步骤实现“机器代人”,化繁为简,尤其是伴随着机器人技术在食品分拣、装卸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高强度的食品仓储物流作业变得安全可靠又轻松高效,业内对智能搬运机器人等机器设备的需求或处于高速增长中。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与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食品饮料消费热度攀升,市场蓬勃发展,饮料、乳制品、休闲食品、烘焙品等均展现出不错的发展势头。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饮料行业销售额预计达6296亿元,去年前十一个月规模以上乳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88.32亿元;艾媒咨询数据则预测,休闲食品行业在持续增长态势下,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562亿元。  而正如人们所知,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市场消费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消费向好之下无疑也给予上游产业更多动力。随着饮料、乳业等步入两位数以上增长的发展快车道,食品加工制造业得以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撑,迈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转型中,尤其是在高强度的物品分拣、搬运、垛码等环节,有序、快速的机械化操作既能减少仓库存储空间,也能缓解人工压力和成本,进一步完善生产流程。  目前来看,智能搬运机器人可以很好地适应食品饮料行业生产需求,在自动识别障碍物、自动导引运输车系统等技术支撑下,搬运机器人可以直接叉取物料托盘进行运输,并进...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6
浏览次数:454
据气象局消息,自2月11日开始,我国迎来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2月13日,北京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并预计至14北京市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雪量将大于6毫米。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后的北京银装素裹出尘脱俗。然而本次降雪恰逢北京冬奥会期间,不禁让人在欣赏雪景之余,平添一份担忧。与夏季奥运会参赛项目相比,冬季奥运会户外项目对天气要求更高,风速、风向、能见度、雪温、雪质……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比赛成绩,甚至对运动员安全也有一定影响。  据悉,为实现气象监测、预报更快更准,助力赛事顺利举行,北京冬奥会的气象服务已应用高精度气象预报系统“睿图-睿思”及“三维、秒级、多要素”的气象监测网络,能实现“百米分辨率、逐10分钟”快速更新,保证“一项一策”“一场一策”。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丰介绍,为护航北京冬奥会,保障冬奥气象服务,自2015年起,北京气象局在三个赛区建成了441套现代立体观测设施。气象观测站再加上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多种非常规探测仪器,一起构成了严密的“地、空、天”立体气象监测网。搭配冬奥高精度气象预报系统“睿图-睿思”,采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方法,可形成未来24小时时段内的天气预报。即便是在复杂地形下,也能做到“百米级”网格气象预报,并且每10分钟更新一次。与往届冬奥会气象预报的空间尺度“公里级”相比,北京冬奥会做到了“百米级”“分钟级”,可谓一...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5
浏览次数:503
发生疫情以来,听得最多的就是“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这些预防疾病的建议了。手是人体的“外交官”,人们一切的“外事活动”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手就很容易粘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  它们往往会在手部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接触的时候乘虚而入,继而引发人体的一系列疾病,如感冒、咳嗽、肠道传染病、肺炎等,威胁人们的健康。  经历了2年的抗击新冠,洗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的反复,也让免接触的自动感应洗手液机再次带热了市场。  自动感应洗手液机是利用人体感应自动给洗手液的一种装置。它带有透镜和热释电传感器,经电子线路的放大、比较,输出一个开关信号,驱动一个直流电机带动减速机构转动,再通过连杆推动活塞,挤出洗手液。  我们都知道,红外线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最显著的的特性是它具有热效应,也就是说所有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利用红外线技术可以控制很多产品,特别在自动控制方面,比如自动节能灯等。它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体进入感应范围时,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输出电路,打开相应负载,一旦人离开后,输出自动关闭,实现节能效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它是一种能检测人或动物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利用它可以作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其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释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5
浏览次数:546
特高压建设在经历2019年的投资节奏放缓之后,2020年中国经济由于受到疫情及经济压力影响,中国政府将会加大对特高压投资,特高压投资将大规模全面重启,再次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检测仪器为其保驾护航。  受益于基建刺激叠加环保需求,特高压工程建设加速,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长度从2016年的16937公里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35868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63%。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特高压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配套环节所带动的总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其中特高压产业投资规模近10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2000亿元。到2025年,特高压产业与其带动产业整体投资规模将达5870亿元。  另外,特高压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资源。  据悉,特高压建设在经历2019年的投资节奏放缓之后,2020年中国经济由于受到疫情及经济压力影响,中国政府将会加大对特高压投资,特高压投资将大规模全面重启,再次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  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压...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4
浏览次数:426
据国家地震台网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10日15时36分在云南大理州大理市(北纬25.56度,东经100.04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我们每天浏览国内外新闻,时有报道某地发生地震。强烈的地震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威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震检测能力和应用也在不断革新。地震检测设备通常称为地震仪,已经从使用传统的笔和摆锤发展到使用电子和机电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设计进步产生了具有不同工作频率范围、检测机制和测量不同地震动参数的仪器。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主要的地动传感器及其物理原理,以及现代地震传感器的使用标准。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几个现代地震仪和地震动传感器。  1.应变地震仪  历史上的地震仪器只能记录地动位移。技术的进步使得通过不同机制来测量地动位移成为可能。应变地震仪或应变仪一般是指记录和测量两个地面点之间位移的仪器。传统模型使用埋入或安装在钻孔中的实心杆。杆通常注入石英和其他对长度和应变变化高度敏感的材料。长度的变化归因于地动引起的小位移。另一种实现方式称为体积应变仪,它使用带有充液管的安装在钻孔中的圆柱体。容器体积的变形会引起液位变化,再通过电压位移传感器转换为地动位移。由于不需要传统模型所需的特殊材料,体积应变仪在该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激光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人们制作出了激光干涉仪,它大大提高了应变仪的精度。此类应变仪使用与...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4
浏览次数:414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