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监测和控制是食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准确监测和控制温度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温度传感器的出现,通过准确的测量温度,能够有效防范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由于过冷或过热使食品新鲜度和品质受到影响。 而今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温度监测和控制是食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准确监测和控制温度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温度传感器的出现,通过准确的测量温度,能够有效防范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由于过冷或过热使食品新鲜度和品质受到影响。 温度传感器一般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过传导或对流达到热平衡,从而使温度计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测对象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多样。根据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依据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目前,温度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对于食品工业领域来说,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是食品生产、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过,如何准确把控温度一直是一个行业技术难题。随着食品工业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重视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其在食品工业相关领域也得到迅速应用。 就当下来看,温度传感器已进入食品加工、运输等领域,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储运安全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温度传感器可...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6
浏览次数:629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正对各行各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于食品工业而言,食品加工机械的快速发展使得众多繁琐的生产步骤实现“机器代人”,化繁为简,尤其是伴随着机器人技术在食品分拣、装卸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高强度的食品仓储物流作业变得安全可靠又轻松高效,业内对智能搬运机器人等机器设备的需求或处于高速增长中。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与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食品饮料消费热度攀升,市场蓬勃发展,饮料、乳制品、休闲食品、烘焙品等均展现出不错的发展势头。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饮料行业销售额预计达6296亿元,去年前十一个月规模以上乳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88.32亿元;艾媒咨询数据则预测,休闲食品行业在持续增长态势下,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562亿元。 而正如人们所知,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市场消费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消费向好之下无疑也给予上游产业更多动力。随着饮料、乳业等步入两位数以上增长的发展快车道,食品加工制造业得以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撑,迈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转型中,尤其是在高强度的物品分拣、搬运、垛码等环节,有序、快速的机械化操作既能减少仓库存储空间,也能缓解人工压力和成本,进一步完善生产流程。 目前来看,智能搬运机器人可以很好地适应食品饮料行业生产需求,在自动识别障碍物、自动导引运输车系统等技术支撑下,搬运机器人可以直接叉取物料托盘进行运输,并进...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6
浏览次数:454
据气象局消息,自2月11日开始,我国迎来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2月13日,北京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并预计至14北京市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雪量将大于6毫米。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后的北京银装素裹出尘脱俗。然而本次降雪恰逢北京冬奥会期间,不禁让人在欣赏雪景之余,平添一份担忧。与夏季奥运会参赛项目相比,冬季奥运会户外项目对天气要求更高,风速、风向、能见度、雪温、雪质……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比赛成绩,甚至对运动员安全也有一定影响。 据悉,为实现气象监测、预报更快更准,助力赛事顺利举行,北京冬奥会的气象服务已应用高精度气象预报系统“睿图-睿思”及“三维、秒级、多要素”的气象监测网络,能实现“百米分辨率、逐10分钟”快速更新,保证“一项一策”“一场一策”。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丰介绍,为护航北京冬奥会,保障冬奥气象服务,自2015年起,北京气象局在三个赛区建成了441套现代立体观测设施。气象观测站再加上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多种非常规探测仪器,一起构成了严密的“地、空、天”立体气象监测网。搭配冬奥高精度气象预报系统“睿图-睿思”,采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方法,可形成未来24小时时段内的天气预报。即便是在复杂地形下,也能做到“百米级”网格气象预报,并且每10分钟更新一次。与往届冬奥会气象预报的空间尺度“公里级”相比,北京冬奥会做到了“百米级”“分钟级”,可谓一...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5
浏览次数:503
发生疫情以来,听得最多的就是“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这些预防疾病的建议了。手是人体的“外交官”,人们一切的“外事活动”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手就很容易粘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 它们往往会在手部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接触的时候乘虚而入,继而引发人体的一系列疾病,如感冒、咳嗽、肠道传染病、肺炎等,威胁人们的健康。 经历了2年的抗击新冠,洗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的反复,也让免接触的自动感应洗手液机再次带热了市场。 自动感应洗手液机是利用人体感应自动给洗手液的一种装置。它带有透镜和热释电传感器,经电子线路的放大、比较,输出一个开关信号,驱动一个直流电机带动减速机构转动,再通过连杆推动活塞,挤出洗手液。 我们都知道,红外线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最显著的的特性是它具有热效应,也就是说所有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利用红外线技术可以控制很多产品,特别在自动控制方面,比如自动节能灯等。它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体进入感应范围时,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输出电路,打开相应负载,一旦人离开后,输出自动关闭,实现节能效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它是一种能检测人或动物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利用它可以作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其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释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5
浏览次数:546
特高压建设在经历2019年的投资节奏放缓之后,2020年中国经济由于受到疫情及经济压力影响,中国政府将会加大对特高压投资,特高压投资将大规模全面重启,再次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检测仪器为其保驾护航。 受益于基建刺激叠加环保需求,特高压工程建设加速,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长度从2016年的16937公里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35868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63%。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特高压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配套环节所带动的总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其中特高压产业投资规模近10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2000亿元。到2025年,特高压产业与其带动产业整体投资规模将达5870亿元。 另外,特高压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资源。 据悉,特高压建设在经历2019年的投资节奏放缓之后,2020年中国经济由于受到疫情及经济压力影响,中国政府将会加大对特高压投资,特高压投资将大规模全面重启,再次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 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压...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4
浏览次数:425
据国家地震台网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10日15时36分在云南大理州大理市(北纬25.56度,东经100.04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我们每天浏览国内外新闻,时有报道某地发生地震。强烈的地震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威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震检测能力和应用也在不断革新。地震检测设备通常称为地震仪,已经从使用传统的笔和摆锤发展到使用电子和机电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设计进步产生了具有不同工作频率范围、检测机制和测量不同地震动参数的仪器。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主要的地动传感器及其物理原理,以及现代地震传感器的使用标准。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几个现代地震仪和地震动传感器。 1.应变地震仪 历史上的地震仪器只能记录地动位移。技术的进步使得通过不同机制来测量地动位移成为可能。应变地震仪或应变仪一般是指记录和测量两个地面点之间位移的仪器。传统模型使用埋入或安装在钻孔中的实心杆。杆通常注入石英和其他对长度和应变变化高度敏感的材料。长度的变化归因于地动引起的小位移。另一种实现方式称为体积应变仪,它使用带有充液管的安装在钻孔中的圆柱体。容器体积的变形会引起液位变化,再通过电压位移传感器转换为地动位移。由于不需要传统模型所需的特殊材料,体积应变仪在该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激光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人们制作出了激光干涉仪,它大大提高了应变仪的精度。此类应变仪使用与...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4
浏览次数:414
服务机器人市场目前正向智能化、多元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成本下降、智能化程度提升,未来生活中的服务机器人必将大放异彩。在近日开幕的冬奥会上,服务机器人可谓无处不在,彰显着技术的魅力,也暗示着新风口的到来。 本届冬奥会的特色之一就是“科技冬奥”,从“机器人首次水下传递冬奥火炬”到奥运村的巡检机器人,再到全自动的智慧餐厅……机器人正在世界面前彰显着魅力。 火炬传递 这个看上去像冰壶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小型移动机器人,载着火炬沿冰壶赛道旋转滑入冰洞口,水下机器人也在此时做好准备,由机械臂紧紧握住火炬,不断向水陆两栖机器人靠近,并在10秒钟内准确地接过火种,完成传递。 当然,更加贴近生活的还有“奔波”在一线的引导机器人、递送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巡逻机器人、收银机器人等等,他们无处不在,为冬奥提供便利。 助力冬奥防疫 北京冬奥会的巡检机器人是一个多功能的设备,可以负责公共空间巡控、口罩检测预警、热红外测温、手部消毒等。在巡逻时,它可以进行口罩监测,针对范围5米内未佩戴口罩的人员会发出佩戴口罩提醒,机器人头顶的消毒设备具有红外感应功能,可以自动喷出消毒液。 事实上,服务机器人在冬奥会上发挥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在各大场馆入口处,运动员们无需摘掉口罩,就可以快速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健康宝、国家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公安联网、电子登记等8个环节,设备测...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1
浏览次数: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