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天锻炼不但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中更好地调整身体的状态,提升身体的抗寒能力,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调节身体素质的同时,降低冬季疾病的患病风险。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冬季锻炼,但与此同时,或多或少的问题却也影响着大众冬季锻炼的效果。 首先便是天气,冬季空气干燥,雨水天气较少。尤其是南方地区,冬季基本以晴天为主,不少冬季锻炼的群体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忽视了对户外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解。事实上,锻炼的效果与天气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气温较低的时候就需要延长热身时间,来让身体更好地进入运动的状态。此外掌握天气对于运动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运动过程中的补给工作也有很大的意义。 例如冬季运动的补水以及防晒工作。由于天气整体寒冷,因此冬天运动会给人一种不容易晒到太阳并且不太容易出汗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并不代表身体不需要。尽管在冷天运动身体不容易过热,但是运动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努力工作,加上干燥的天气更容易当皮肤中的水分流失,因此冬季锻炼同样需要进行适时且充足的补水。此外,紫外线的强弱与气温并非直接关系,即便是冬天,在晴朗无云的环境中,紫外线依旧不会有所衰弱,并且,由于低温天容易起霜或者结冰,周围环境还可能出现反射阳光的情况,因此冬季户外运动,防晒工作同样重要。 而提到防晒工作,防晒霜的品质就需要可靠。目前市面上的防晒...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8
浏览次数:525
对人类来说,2021年接近尾声。但对天文学来说,有些事情才刚刚开始! 太空探测器是空间探测的范围集中在地球环境、空间环境、天体物理、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方面。自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到2000年全世界已发射了100多个空间探测器。它们对宇宙空间的探测取得了丰硕成果,所获得的知识超过了人类数千年所获知识总和的千百万倍。 备受期待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在即,它是有史以来最受期待的科学仪器之一,有望让我们回溯130多亿年前宇宙的情形,并揭示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大气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未来几年,还有几款史诗般的天文仪器会逐一升空,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揭示了有望在2034年前发射的三款最令人期待的太空观测平台。 “柏拉图”系外行星搜索平台预计发射日期:2026年 欧洲空间局(ESA)的“行星凌日与恒星振荡(PLATO,柏拉图)”太空望远镜将搜索100万颗太阳系外的恒星,探测并表征绕这些恒星旋转的行星,高精度地测量这些系外行星的半径范围、质量和年龄。 科学家们此前也发射过类似的系外行星“猎手”,但这些望远镜只能看到离恒星很近的行星,而“柏拉图”的“目光”会在每颗恒星上停留更长的时间,因此有机会探测到距离恒星更远、轨道周期更长的行星。 此外,“柏拉图”的特别之处在于...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7
浏览次数:510
地质科研人员在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的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发现印支期稀有金属锂、铍和钨、锡成矿相关的花岗岩-伟晶岩带。 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扎日尕那-草陇印支期锂、铍、钨矿化花岗岩-伟晶岩带的发现,显示了青藏高原北部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块中部有较好的锂、铍、钨等成矿潜力,大大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锂、铍矿的找矿空间,有望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是当代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没有矿产资源的利用,现在的工业、农业、服务业都不会存在。而矿用仪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矿山资源的开采已经进入到机械化时代,机械化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矿山开采的质量,这对资源需求大国来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国家在矿山机械方面的投入力度也不段加大,这有利的支持了矿山设备行业的发展。 找矿工作中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包括地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空盆气压计、平板仪、经纬仪、水平仪及标尺、花杆、取样工具、容器和制图仪器、简易水化学分析设备、找矿人员的装备、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具等。 矿产资源可以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大类。而这三类资源在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测量测绘和各种物质物性指标检测。因此,可以把矿用仪器分为矿用检测仪器和矿用测量仪器。 那么矿用检测仪器和矿用测量仪器又分为哪些呢? 矿用检测仪器是指开矿和矿业生产中使用的检测气压、...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7
浏览次数:444
食品是人们维持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食品消费需求趋向多样化的同时,重金属超标等关乎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作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随着食品快检技术快速发展,以市场监管部门等为代表的监管主体也在加快配置食品快检仪器,为食品下消费守牢质量安全关。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就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进行通告。在此次抽检的19大类食品、166批次样品中,主要有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饼干、蔬菜制品4大类食品8批次样品不合格,豇豆、水姜农药残留超标,老姜、黄花菜重金属污染不合格,油条中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若一些存在食安问题的商品流入市场,并被人们大量摄入,将会对人体健康乃至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基础上,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的关注度、重视度愈发拔高,我国多部门、多企业也在多举并措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可以看到,一方面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行“你点我检”行动,并在农贸市场等主要农产品流通市场构建食品安全快检室,增强食用农产品等食品的快速风险排查能力;另一方面我国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快速发展起来,食品加工企业也加快在生产端配置相应的食品检测仪器、分析仪器,从更多环节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而在当下较为突出的几类食品安全问题中,重金属残留因为具有较强的危害、较长的半衰期以及可蓄积属性,一直以来都是备受...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435
近年来,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在看到我国传感器行业可喜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应当正视我国传感器行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高端传感器国产化程度偏低,高端传感器高度依赖进口,高端传感器市场基本被美国、德国与日本传感器巨头占据,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约为八成,尤其是高端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约达九成,高端传感器核心技术与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卡脖子”现象不容忽视。 为此,我国传感器行业现正面临一个迫切课题:国产高端传感器,当奋力披荆斩棘。 精准把脉,正视差距 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已构建起较为完备的传感器研发体系、传感器产业体系、传感器应用体系。然而,我国传感器行业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产业化技术、应用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差距明显。 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传感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四机构于2020年9月联合发布的《中国传感器(技术、产业)发展蓝皮书》披露:我国传感器设计技术与国外差距15—20年,我国传感器制造技术与国外差距10—15年,我国传感器产业化技术与国外差距20—25年,我国传感器应用技术与国外差距15—20年。 我国传感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高端传感器产业化攻坚克难任重道远,高端传感器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传感器生产制造型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规模较小、盈利较少,技术分散、资金分散、产品偏中...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514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而在这一年里,我们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也强化了我国森林体系的建设,截至目前已建立了1.18万个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面积更是达到了23%,如果从天空俯瞰,将会看到一抹抹绿色。 不仅如此,随着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的提出,我国针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规划。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而全国多个省市均响应号召,从当地实际情况考虑,详细制定了相关的绿色发展计划,并开始实施。其中,在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更收获了一定的成果。而河流治理以及河流生态保护更是在一系列政策以及监管系统的完善下,获得了巨大改善。 所以说,如果历史能用颜色来概括,那么2021年的中国将会是一抹绿色。事实上,不仅仅是2021年,从很久之前开始,我国就在环境治理及绿色发展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环境监测的部署以及能源产业的推进。 环境污染大致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三部分。而相关的监测工作也是围绕大气、水环境以及土壤展开的。其中大气污染有几个比较代表性的阶段,包括酸雨性天气带来的空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的警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3
浏览次数:505
智能制造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是一种面向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型式的资源协调系统,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与协调;而硬件是“智慧工厂”,即实现人、机、料之间数字化通信基础上,以统一的数字化模型来优化和指挥各个生产单元的先进加工系统。智能制造实现的关键是上述两个层面建设完成的基础,即如何实现软件、硬件的深度融合。 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中国制造2025”九项战略任务之一。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制造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是一种面向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型式的资源协调系统,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与协调;而硬件是“智慧工厂”,即实现人、机、料之间数字化通信基础上,以统一的数字化模型来优化和指挥各个生产单元的先进加工系统。智能制造实现的关键是上述两个层面建设完成的基础,即如何实现软件、硬件的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的硬件部分,最为基础的是高度自动化和具有自主通信能力的生产加工设备。而智慧工厂的优化模型所给出的管理策略,基础部分就是如何实现这些智能装备和生产单元的高可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智能制造要求的客户定制生产任务不因产能瓶颈、非计划停机、设备加工性能不足等因素而无法执行。 智能制造环境下...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3
浏览次数: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