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精度地图实现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化实时监测维护的石油管网、一颗与现实地球高度一致的“数字地球”……这些都是北斗系统和新技术融合发展的结果。今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北斗产业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迎来了新的机遇。 北斗系统是中国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现了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的融合,还为未来其他新基础设施提供了战略性的基础时空数据支持。 “北斗芯”都是“中国芯” 在前面两代北斗系统中使用的芯片确实是美国进口的。根据相关的数据提供,在多模导航型射频芯片中,以及射频基带一体化集成芯片中,所使用的芯片全部都是国产的芯片公司,全程都没有使用国外进口的芯片。 当然,很多人会对国产芯片有其他的担心,比如觉得国产芯片没有进口总是很优秀,这样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中国《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是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之一。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上,芯片最重要。事实上,芯片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工业制造商努力的共同方向。中国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曹冲也表示,北斗芯片种类不多,但精度在于水平高;其实芯片公司不多,有实力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产品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同类产品相当。很多北斗芯片已经大规模...
发布时间:
2021
-
06
-
01
浏览次数:396
在国家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存储基地于2016年开始建设。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存储芯片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存储芯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能够成熟相关存储芯片产品应用的企业数量稀缺。全球DRAM、NOR Flash、NAND Flash市场被韩国、日本、美国企业所占据。 1、中国存储芯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 中国的存储芯片发展较晚。2016年之前,行业几乎没有产能,存储芯片极度依赖进口。面对外资企业在存储芯片行业的垄断优势,中国近年来开始大举投资存储芯片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大规模投资,有机会快速切入相关领域,是芯片国产化的可靠而重要的一步。 存储芯片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存储芯片行业起步较晚,缺乏积累的技术经验。虽然我国本土的企业已经逐步完善了NAND和DRAM行业的布局,但每一款存储芯片产品还处于生产初期,尚未实现量产。与国外存储芯片厂商相比,我国存储芯片技术基础薄弱,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3DNAND存储器为例,三星、海力士通过不断开发创新,改进数据存储单元结构,增加单元存储容量,开发生产了176层3DNAND。国内于2020年推出128层QLC 3D NAND闪存。可以看出,与国外领先的3D NAND...
发布时间:
2021
-
05
-
31
浏览次数:558
2021年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李健军介绍了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新闻社:中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环境监测如何发挥作用,下一步在中国实现低碳发展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工作是怎样的,谢谢。 柏仇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现在,“碳达峰”、“碳中和”是热点。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大全球性挑战。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物排放具有相同的根源、起源和过程的特点。“污染减排、碳减排”的规划、部署、推进和评估是“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也对监测系统的及时后续支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部门在碳监测方面有一定的工作基础。第一,环境浓度监测。自2008年以来,我国已经建成了16个大气背景值监测站,其中一些能够实时监测CO2和CH4。一些省份在城市范围内开展了温室气体监测试点。二是点源排放监测。电力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在现有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并与核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第三,遥感监测。对于CO2、CH4等温室气体,初步形成了不同尺度下温室气体空间分布、碳排放反演等业务遥感监测评估能力。 为了积极应对碳峰化和碳中和对监测的新需求,我们会同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共同...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8
浏览次数:657
最近,杭州这个地区上线了新的智能产品。据悉,良渚街道上线并运行了“智能水脑系统”,主要由管控一体化系统管理平台、智能移动APP、户外大屏幕及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硬件系统组成。基于24小时可视化监控、实时信息采集和最新人工智能算法,形成了集“监控、预警、调控”于一体的综合智能控水平台 良渚辖区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大小河流168条,总长230多公里,小微水体225个。“智能水脑系统”的出现,推动了良渚从治水向“智能”治水的转变,在动态监管、快速巡河、精准处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智能水脑系统就像在河道上安装了一个体检装置。一旦出现可疑指标,就能准确发现问题,给我们的巡视和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实时监控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点开“治水大脑”的“智能水域图”,水面监测、水质监测、实时水雨情况、排污口整治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通过水质监测站的建设和水质在线检测仪的部署,实现在线采集、上传和分析,形成定期的河流数据分析报告。出现异常时,平台实时向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因此,管理人员和检查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实时视频,并随时随地监控河流状况。在难以人工测量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的智能分析,综合末端截污、点位治理、源头治理、河道系统治理等内容,总结出一套可视化、信息化的高效治理方法。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7
浏览次数:449
“粮食”,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简单来说,粮食的概念是指谷物,包括小麦、豆类、粗粮和大米。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而耕地只占世界人口的7%左右。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粮食供求长期以来仍处于紧张平衡状态。人民是国家的基础,粮食是人民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据了解,2020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3390亿斤,比上年增长113亿斤,增幅为0.9%。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形势喜人。 然而,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粮食在储存、运输和加工方面的年损失达700亿斤。相当于约2亿亩耕地。其中:虫、霉、鸟造成的储粮损失400多亿斤;流通损失损失超过150亿斤;消费习惯误区过度追求亮、白、精造成加工损失130亿斤以上。 “舌尖上的浪费”就更神奇了。请客吃饭谈排场等不良消费模式导致餐桌浪费达到2000亿元,相当于约6000万吨粮食,足够养活2亿人。粮食产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其增量成正比。如果我们浪费的比增加的多,如果我们减少它,我们就会失去更多。所以爱惜粮食很重要,储粮安全也很重要。我国一直在降低其储藏损失。 我国粮食储藏综合损失率降至1% 我国是世界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6
浏览次数:650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制出循环寿命长的碳基锂离子电容器单体,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碳基锂离子电容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两个导体相互靠近,中间夹着一层绝缘介质,构成一个电容器。当在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施加电压时,电容器将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板上的电荷与两个导电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电容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在电路图中,字母c通常用来表示电容元件。 电容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用于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谐电路、彩电的耦合电路、光纤通道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子产品的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是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行业的增长。 锂离子电容器是介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充放电快、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在轨道交通、能源回收和电动汽车加速启动、新能源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由于能源问题和环保要求,世界对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电动汽车的关键部分是电池,但电池的峰值功率特性不能满足汽车在启动、加速、爬坡等特殊情况下的功率需求。超级电容器与电池并联作为电动汽车辅助电源的应用,可以弥补电池在功率特性上的不足。当汽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时,超...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5
浏览次数:511
5月1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海阳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海洋二号系列的第四颗卫星,将与在轨的海洋二号和C卫星实现组网,形成中国海洋动态环境监测系统。虽然去年11月海阳二号A卫星停止了业务化运营,但海阳二号D卫星进入轨道后,中国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能力并没有下降,而是通过三星组网,我国的海洋监测与灾害预警能力不降反升。 作为海洋环境动力卫星,海洋二号系列卫星主要用于观测全球海洋动力现象和过程。该系列卫星搭载了多种先进的遥感有效载荷,可以全天高精度监测海面高度、海面温度、海面风场等海洋动态环境数据。例如,微波散射仪用于测量海面风力,雷达高度计用于测量有效波高度、全球海浪、海洋环流等数据,校准辐射计也与雷达高度计配套使用。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此外,还有自动船舶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在全球海面上测量船舶的位置、航向、速度等数据,为海上航行、定位、搜救等提供保障。 海洋二号B星、C星、D星的轨道不同。三颗卫星建立海洋动态环境监测网络后,我国海洋监测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仅用6个小时就完成了全球海洋观测,较前20天有了跨越式进展,基本能满足海洋科研、海上运输和海上安全的需要。与此同时,全球海洋监测的覆盖面也扩大到90%以上。 海洋监测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是海洋,地球97%的水在海洋中。海洋对全...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4
浏览次数: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