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各种智能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半导体不仅是传统产业智能升级的基础支撑,也是推动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最近围绕半导体领域的全球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和升级。
竞争的焦点在半导体制造领域。自2020年以来,由于美国芯片禁令和全球疫情的影响,半导体制造和产能问题逐渐突出。为了获得对产业链的控制权,各国已经从半导体设计、封装和测试转向制造业,这引发了制造业的竞争。
其中,美国作为半导体的上游玩家,率先进入制造领域。我们知道,美国在半导体技术和设备上有优势,但制造业一直比较薄弱,主要依靠东南亚等地区。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在半导体这一关键领域获得“安全感”,美国推出了“制造业回流”战略。
在这一战略的支持下,美国于去年首次点名邀请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意图将半导体制造巨头带入本土。今年,美国政府发布了一项相关的半导体计划,计划投资数千亿美元发展半导体制造。此外,美国还建立了涵盖英特尔和苹果等64家公司的半导体联盟。
美国觉得有必要让本土获得更强更直接的半导体制造能力,这个想法也得到欧洲的认可。欧洲在半导体设备方面也有优势,但在制造领域较弱。去年,欧洲表示,将努力生产世界20%的半导体,以便在产业链上与其他国家更好地竞争。
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年欧盟17国联合宣布《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计划未来两三年投资1450亿欧元推动半导体发展。之后,欧盟邀请台积电高管讨论欧洲芯片生产计划,并考虑建立包括意法半导体、恩智浦、英飞凌和ASML在内的半导体联盟。
当然,除了欧美,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有优势的日本,原本在半导体制造方面的韩国也加入了竞争。
其中,日本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向海外半导体制造商提供数千亿日元,邀请台积电等先进半导体代工企业在日本投资建厂。与此同时,在不久的将来,日本政府还打算提出各种国家政策,加强发展和生产结构,以确保半导体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而韩国则决心建立芯片制造基地。上周四,韩国政府宣布,将与三星等企业合作,帮助本土在2030年前建立半导体供应链。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韩国政府表示,将在目标年内投资4500多亿美元进行项目研发。鉴于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半导体制造能力的不断增强,半导体产业链的竞争无疑日趋激烈,未来格局必将迎来变革。然而,对于中国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来说,虽然存在一些挑战,但也有机遇。毕竟,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更多的芯片合作伙伴和更多样化的渠道。
当然,作为芯片消费市场,中国不能单纯依赖进口,实现芯片独立和自我完善是必由之路。中国应该加入芯片制造大军,加大投入推动芯片发展,实现“中国核心”的崛起,无论是为了保障产业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维护本土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