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简单来说,粮食的概念是指谷物,包括小麦、豆类、粗粮和大米。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而耕地只占世界人口的7%左右。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粮食供求长期以来仍处于紧张平衡状态。人民是国家的基础,粮食是人民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据了解,2020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3390亿斤,比上年增长113亿斤,增幅为0.9%。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形势喜人。
然而,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粮食在储存、运输和加工方面的年损失达700亿斤。相当于约2亿亩耕地。其中:虫、霉、鸟造成的储粮损失400多亿斤;流通损失损失超过150亿斤;消费习惯误区过度追求亮、白、精造成加工损失130亿斤以上。
“舌尖上的浪费”就更神奇了。请客吃饭谈排场等不良消费模式导致餐桌浪费达到2000亿元,相当于约6000万吨粮食,足够养活2亿人。粮食产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其增量成正比。如果我们浪费的比增加的多,如果我们减少它,我们就会失去更多。所以爱惜粮食很重要,储粮安全也很重要。我国一直在降低其储藏损失。
我国粮食储藏综合损失率降至1%
我国是世界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做好粮食储存工作意义重大,事关军需和人民粮食,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传统的储存技术下,很难储存和保存粮食,如小麦、大米、玉米等。容易吸潮,呼吸剧烈,造成粮堆表面温度高,加速粮食变质霉变。
几千年来,中国粮食供应经历了长期短缺的历史,储粮条件相对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工作。经过几代粮农的努力,我国的储粮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储粮体系。在我国,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粮食储运中,“机械通风、粮食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广应用气调储粮、低温和准低温储粮等技术。国有储粮仓库储粮周期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下,仪器仪表帮助不小。
护“粮”安 仪器仪表来助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等新兴技术的深入开发和应用的推动下,新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在储粮中的运用,正成为储粮企业对传统储粮进行深度改造的重要方向。智能空调、智能通风、传感器、射频识别等多项技术也可以综合应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粮库进行深度改造,实现节粮降耗,使粮食更加优质、绿色、安全。
此外,采用自动控温的储粮技术,通过检测储粮温度和湿度并进行相应的调节,可以避免粮食变质。随着储粮技术的快速发展,低温储粮、内循环温控等先进储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加强储粮科技投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在粮仓中安装气体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粮仓中的气体浓度。熏蒸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磷化氢气体的浓度。氧气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仓库中的氧气浓度,为低温低氧储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等提供依据。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仪器仪表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