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精度地图实现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化实时监测维护的石油管网、一颗与现实地球高度一致的“数字地球”……这些都是北斗系统和新技术融合发展的结果。今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北斗产业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迎来了新的机遇。
北斗系统是中国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现了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的融合,还为未来其他新基础设施提供了战略性的基础时空数据支持。
“北斗芯”都是“中国芯”
在前面两代北斗系统中使用的芯片确实是美国进口的。根据相关的数据提供,在多模导航型射频芯片中,以及射频基带一体化集成芯片中,所使用的芯片全部都是国产的芯片公司,全程都没有使用国外进口的芯片。
当然,很多人会对国产芯片有其他的担心,比如觉得国产芯片没有进口总是很优秀,这样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中国《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是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之一。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上,芯片最重要。事实上,芯片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工业制造商努力的共同方向。中国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曹冲也表示,北斗芯片种类不多,但精度在于水平高;其实芯片公司不多,有实力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产品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同类产品相当。很多北斗芯片已经大规模应用,技术水平达到22纳米。大家关注的“北斗芯”,都称得上是“中国芯”。目前北斗芯片和国外基本水平在一个数量级,未来功耗更低,精度更高。
以汽车无人智能驾驶为例,高精度地图是前提。与常规地图不同,高精度地图不仅包括路网形状、属性、约束规则,还包括道路的坡度和曲率,以及车道、路口、红绿灯、停车位等高精度语义和要素图层信息。智能驾驶地图业务部门负责人佘丹根表示,这首先取决于通过北斗系统收集基础数据。
只有加快融合,才能成倍发展。北斗系统的卓越功能和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战略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使北斗成为构建完整、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系统的重要手段。
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集成卫星导航、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通用传感器正在改变传统的监测模式。在山体滑坡的自动监测中,传统的传感器只能提供相对位移。北斗技术可以提供三维坐标和准确的时间信息,不仅可以获得一定时间内的位移变化,还可以获得滑坡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对地表滑坡监测做出更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