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慧城市领域喜讯频传,两大政策《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与《智慧城市设备联接管理与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相继出台,不仅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定下了蓝图,也为智慧城市整体布局指引了明确方向。此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网汽车等领域将迎来更加完善的标准化建设。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各地政府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2021年的首要发展任务,积极部署谋划,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式开启智慧城市新篇章。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日益升温,不少城市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智慧城市。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城市中的各个部门和各系统独立建设、条块分割,形成了各类“数据孤岛”,建立标准化体系迫在眉睫。
“标准化”对智慧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标准化,需要标准化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城市要素智慧互联、城市资源共享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包括通用标准、感知控制层标准、网络传输层标准、数据层标准、服务支撑层标准、应用服务层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推动智慧城市标准化发展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使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统一协同,即通过不同设备的连接和交互,在智慧城市的大脑和四肢之间形成一个高度反应的有机体;
2)通过标准的力量,可以吸引大量创新企业,实现智慧城市合作的生态繁荣;
3)可以统一行业对智慧城市发展的认识,为推动智慧城市管理、评价等中国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奠定基础。
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越来越清晰
随着智慧城市投资的不断扩大,我国逐步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发展。截至2020年4月初,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达290个。虽然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提出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但各地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不一,不利于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因此,制定统一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尤为必要。
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迫切需要标准化的接口,从而规范和建设智慧城市,让所有的“细胞”都可以组合成一个真正“智能”的大系统。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提升智慧城市标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一幅崭新的智慧中国图景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未来,从住房和物业服务到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将推进完善的标准化建设。《智慧城市设备联接管理与服务平台技术要求》的出台,明确了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建设框架和要求、数据库和来源,适用于智慧城市设备连接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的规划、建设、运维,为指导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建设工程标准和应用标准提供了有力依据。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更离不开政策的指引。随着《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及《智慧城市设备联接管理与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出台,标准化的大局已经尘埃落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更加清晰,引领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