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发布的的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的需要,而同时又不损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模式。”而在接下来的数十年见,这一针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成为了众多国家建设经济体系时准寻的基本原则,并因此衍生出了非常多的发展目标,例如环境保护、能源建设等等。
而在这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环境保护又具备了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我们需要承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无论是受限于技术,还是因为发展所迫,人类的活动确实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这些负面影响常常因为连锁反应,如同滚雪球般的陷入恶性循环,直到被强制性的制止并加以改善。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划以及方针也一直在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双碳”等概念的不断完善,各国都在针对环境治理倾尽全力。
那么如今的环境究竟如何呢?从好的方面来看,包括河流污染在内,大部分有害物质污染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监管和控制,诸如酸雨、雾霾等污染引起的极端破坏性天气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从基本的环保角度来说,以及算是收获很好的成果了,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些问题没有被解决,全球变暖便在其中。
全球变暖的概念我想已经无需赘述。而就在3月1日刚刚公开的《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中我们可以得知,2021年我国的平均气温达到了10.5℃,是1951年以来最暖年,比常年温度高了1.0摄氏度,并且在2021年中存在气温高、降水多的情况,涝重于旱的同时极端天气多发、强发、广发、并发,气象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在同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格局与过程团队发表的研究成功中发现,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数目的生长出现了改变,气候变暖导致植被返青提前,使光合作用开始与峰值时间提前。而生长季提前促进冷湿地区树木生长的同时较干燥地区生长则受限。
显然,全球变暖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完全地遏止这种情况加剧呢?这和如今社会的能源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全球变暖的原因是碳排,尽管我们如今低碳生活的模式已经比较普及,但是如今大部分的能源结构都依赖于化石能源,因此许多时候,二氧化碳的排放受限于生活、工作等社会基本运行需求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大程度的控制。
不过这也为温室效应的环节提供了思路——能源优化。事实上,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尝试逐渐用太阳能、潮汐能等绿色能源取代煤电,并大力发展电池、绿氢等储能形式来取代传统的燃油。不过,未来究竟如何仍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解决大气环境这一目的上,自始至终,我们都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