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2022年的首次例行发布会,主题围绕碧水保卫战进行。其中有大众对于“水”环境的关注,对水环境提升的迫切希望。
当前,我国的水环境整体向好,继续强调“稳进”是深化保卫战的重要方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提出,“十四五”期间不宜过于追求指标评价为主的优良水体比例,应该把重心放在筑牢基础,补齐短板上来。
“十四五”与“十三五”比较,水体优良比例的设定目标上升1.6%。并不意味着各地方、各部门可以放松警惕,而是希望将重点工作放到重点、难点的地方,集中攻坚。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尽管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作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面源污染、少数地区的劣V类断面难度大,包括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等。
可见,这些问题是当前水环境提升的短板问题。水承载能力的提升如同“木桶定律”所呈现的那样,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
城乡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治理范围广、难度大,恢复速度慢。面源污染主要是污染物从不特定的地点,经冲刷并径流汇入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问题,污染负荷总体较大。
面源污染治理的瓶颈在哪儿?分散、隐蔽、难度大等都是它的突出特点。随着问题的日益堆积下,其逐渐成为了水生态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
要深入开展碧水攻坚战,攻坚的中心要放在那些又难修复且容易忽视的地方。
1、通过水质监测等手段,综合分析污染的影响因素,并开展试点示范,分类分区采取治理措施。
2、探索推进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模式。由于面源污染具有随机、不确定性,过程或末端治理犹如“亡羊补牢”,且修复难度大。重抓源头治理,从“龙头”部位阻断污染蔓延,并增强各污染修复措施的联合,提高综合治理的系统与整体性。
3、针对地区面源污染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按照客观的修复动线,谨慎“稳进”开展修复工作。对于面源污染情况逐渐改善,成效明显的地区,形成地方特色修复方案,并在周边推广试行。
劣V类断面修复
从整体数据上来看部分劣V类断面修复情况不合适。虽然2021年全国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下降0.6%,但那些“久治不愈”的污染情况好似被隐藏在背后。
少数水污染情况严重的地区,或治理水平不高,或断面整体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弱等等。要持续改善水环境,这些水体不能放任自流。
在黑臭水体治理的三年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直接投入超1.5万亿。劣V类断面修复的这场仗就算难也要上,有能力的有经验的地区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暂未打胜仗的地区,将劣V类断面修复纳入水环境提升的重点评判依据等等。不过,这些修复难度大的劣V类水质断面也不能着急,“稳”字还得当头。
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危害消除
部分重点湖泊的蓝藻水华居高不下,提高“预判”水平太关键!
随着人们对环境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水体污染情况也在逐年改善。但不得不承认,仍有部分地区还存在蓝藻水华爆发的可能性。
目前,蓝藻水华消除的技术提升是一点,但从源头“预判”蓝藻水华的爆发时间与爆发点更为关键。
编者认为,目前,加大蓝藻水华监测预警技术的投入,发展水体环境综合监控技术,避免蓝藻水华的大量爆发是可能的。
近年来,中央环保督察始终陪伴在地区生态环境提升的周围,也带来了水环境修复短板问题摆到了更加显眼位置的新信号,那些久治不愈的问题不能再含糊其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