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
2024 - 08 - 07
雷达料位计在电厂中的应用∵火力发电厂原料仓(煤灰)高粉尘和液位计水汽的凝结现象。一直是物/液位测量的重大难题,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RBRDZB-71-6-C雷达料位计针对这一复杂工况提出了解决方案。一.说明我国是个产煤大国,以煤炭为原料的行业比较多。如煤化工,煤制油,煤发电,其中煤发电的主要燃料就是煤,在电厂发电过程中是由煤燃烧水冷壁带动汽轮机发电,最终水变成高温水。煤燃烧变成灰。∴发电厂中的煤水灰监测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标志着发电的稳定性,保证火力电厂的稳定运行。为了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以及稳定的自动化运行水平,在生产过程中,煤/灰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高粉尘,水经过加热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凝结现象。给测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雷达料液位计RBRDZB-71-6-C可以根据现场的介质,软件自带增益功能,根据现场介质的介电常数系统自动调节。可以穿透高粉尘,以及在水蒸气凝结雷达天线的情况下,依然稳定运行。二.在选择电厂物液位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使用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传感器?接触型重锤料位、导波雷达。非接触型超声波、激光,雷达。都需要一些场景限制。如选择不当,要么维护量大。要么达不到测量效果。例如电厂中的料位测量煤、灰在输送过程中料面形状为不规则性,在进料卸料过程中料面形状为凹凸状并带有大量粉尘。重锤物位计测量。(属于间歇式测量)不间断的利用重锤上下接触测量,精度低,经常出现埋锤断缆现象,...
2
2023 - 04 - 24
水泥厂的生产流程中需要储存和运输多种原料和中间产品,因此需要建立多种储存设施,其中包括原材料库、中间产品库、成品库等,其主要特点就是环境恶劣,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尘埃、污染物等,环境恶劣,所以需要选择适合的物位测量技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水泥厂一直是雷达物位计应用的主要场合之一,那么如何使雷达物位计在水泥厂中更好的应用呢?要想使雷达物位计在水泥厂的各个环节中更好的应用,首先需要选择量程大的高频雷达物位计,以满足水泥厂各种高度料仓的料位检测要求。同时需要能穿透严重粉尘,即使在熟料、现成水泥等介质的测量条件下,也能达到可靠、稳定、准确的水平。还需要拥有先进的回波处理技术,可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区分真假回波信号,确保物位测量的可靠性。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采用加长喇叭口设计,不仅便于现场安装要求,而且可以实现更小的微波发射角,从而提高回波信号强度,避免发射范围内的干扰微波雷达物位测量信号。其次水泥厂中粉尘较大是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如何解决粉尘对雷达物位计使用的影响是关键。虽然微波可以穿透粉尘的影响,但在某些极端粉尘的情况下,扬起的粉尘会粘附在雷达波发射器电极上,导致发射信号衰减甚至完全丢失。有时扬起的灰尘很潮湿,甚至在微波雷达液位计的喇叭口上结成泥。一般情况下,只有清除喇叭口的灰尘和泥土,才能恢复仪器的正常使用。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增加防尘装置,在喇叭口加装聚四氟乙烯防尘罩解决,另外可...
3
2019 - 07 - 30
雷达液位计的选型,是一项技术活儿,如果对雷达液位计的参数不够了解,那选起型来肯定就会比较困难。下面为大家介绍下雷达液位计常见的一些参数。   1、测量范围是几米,要求盲区是多少。   2、被测量的介质类型(液体还是固体,具体的名称如:清水、污水、泥浆、汽油、柴油、甲苯、二氧化硫、矿石、煤炭、水泥、黄豆、小麦、玉米、面粉等)。如果是液体:液面是否有蒸汽、雾气、泡沫、波浪、搅拌、漂浮物;如果是固体:是否有粉尘,介质是颗粒状还是粉末状。   3、介质的最低\最高温度,最小\最大压力。   4、介质的腐蚀性,如果是放在罐子内的,需要知道罐子的材质,有没有防腐的衬里。   5、是否需要防腐、防爆,要分体式还是一体式。   6、工作环境:敞口的池子、有盖板的池子、卧罐、立罐、球罐,罐子是否通大气压等。   7、工作电源:是直流24VDC还是交流220VAC。   8、输出信号:4~20mA电流,还是485通信输出,需要继电器输出吗?     解决了以上的这些参数问题,基本上就可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雷达液位计。如果您在选型中还有什么问题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被二氧化碳吞噬的大海:海洋酸化问题现状、影响及展望

发布日期: 2022-03-30
浏览人气: 1001

  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双碳”目标列入工作计划以来,“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各部委指导文件、行业规划乃至大众视野中,中国由此进入“碳中和元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决定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国内高碳行业低碳转型与普通行业绿色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中国亟需在推进各行业节能减排的同时,探索新路径,力促“双碳”目标如期达成。随着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不断增加,海洋酸化等问题也使其作用及可持续性不断受到威胁,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解决措施以降低其对“双碳”目标实现的阻碍。本文主要针对海洋酸化的问题影响、现状以及展望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被二氧化碳吞噬的大海:海洋酸化问题现状、影响及展望

  一、海洋酸化议题阐述


  (一)海洋酸化的概念


  海洋酸化即由于海洋吸收、释放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CO₂),使海水pH酸碱值下降、逐渐变酸的反应过程。自工业革命后,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使用的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在海洋吸收了大气中释放的约30%的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在海水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氢离子浓度增加,从而促使海水酸性更强并减少碳酸根离子的含量。而碳酸根离子是构成海壳和珊瑚骨架等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酸根离子的减少将使牡蛎、蛤蜊、海胆、浅水珊瑚、深海珊瑚和钙质浮游生物等钙化生物难以建立和维持外壳和一些其它身体结构,并影响某些非钙化生物的生存状态,例如某些鱼类的探测捕食能力在酸性较强的水域中将有所下降,从而逐渐影响并威胁到整个食物链及生态网。


  (二)海洋酸化的影响


  1、生态影响


  海洋酸化将对海洋内栖息的动植物及其所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对于动物而言,对于海洋中广泛分布的鱼类,酸性更强的环境将改变鱼细胞中酸性平衡进而导致酸毒症。海水酸性的轻微改变都需要大量额外能量让鱼恢复其体内的酸碱平衡,酸性海洋环境将剥夺鱼其它器官工作所需能量进而影响其生存与生长。对于牡蛎、蚌类、海胆与海星类有壳动物在酸性更强的环境中将像珊瑚一样更难形成外壳,而乌贼和海星用碳酸钙建造的壳状部分将溶解得更快,届时这些生物外壳将会更加脆弱,增加其被压碎或被进食的风险。此外,处于海洋食物链中重要角色的浮游动物,其本为碳循环的关键。当带壳的浮游动植物死亡并沉入海底时,其碳酸钙壳会以岩石或沉积物的形式积累,这也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而海洋酸化的环境下,两大浮游生物之一的有孔虫外壳将迅速被溶解,其并不能很好地在较高酸度的环境生存。

被二氧化碳吞噬的大海:海洋酸化问题现状、影响及展望

  对于植物及藻类而言,其可通过结合阳光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因而水中更多二氧化碳将不会伤害它们,植物和许多藻类能在酸性条件下茁壮成长。造礁的珊瑚需通过碳酸钙打造自己的家园并形成复杂的珊瑚礁,而珊瑚动物本身可容纳大量其它生物供以栖息。海洋酸化可能通过腐蚀已有的珊瑚骨架来限制珊瑚的生长、减缓新珊瑚骨架的生长,由此产生的相对脆弱的珊瑚礁将更容易受到来自风浪与其它动物的侵蚀。同时,海洋酸化还将伤害珊瑚幼虫等依附于珊瑚藻生长的生物。


  2.经济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大国,贝类养殖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5%。健康发展的水产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丰富动物蛋白种类、维持沿海海区稳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渔收入、维持沿海渔区稳定、清洁海域水质和固碳汇碳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酸化引起的碳酸钙溶解直接影响如贝类、甲壳类等钙质生物,给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极大挑战,进而破坏整个食物链。未来,在pH值较低的海水中,为保护自己,钙化生物会越长越小、外壳越来越厚,其作为饵料价值也将随之下降,届时将对食用贝类养殖产业造成很大的打击。


  此外,海洋酸化还将影响海洋生物体内不同生化结构的成分和比例,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从而影响海洋食物网中物质、能量与营养的传递并最终影响海产品的品质甚至危及人类健康。据估算,海洋酸化对中国贝类产业的潜在影响巨大,未来100年内中国贝类产业经济可能面临142亿—11500亿美元的限制现值损失,损失程度与海洋酸化程度将正向相关。

被二氧化碳吞噬的大海:海洋酸化问题现状、影响及展望

  二、国内外海洋酸化问题现状简述


  (一)国内海洋酸化问题及蓝碳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少沿海地方已认识到健康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对于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积极保护和恢复海岸带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回落的情况下,沿海地方对通过围填海扩张城镇和工业建设的需求已大幅降低,为保护和恢复蓝碳生态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我国对海草床和滨海沼泽的保护仍十分有限,这两类蓝碳生态系统基础科学研究、保护和恢复工作亟待加强。贝类、藻类养殖增汇(增汇指增加能够储存碳的汇,比如森林、海藻等)途径主要包括增加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养殖面积碳汇量两个方面。目前的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水深20米以浅的区域,-20——-40米等深线之间的养殖活动几乎为空白。同时由于我国养殖品种固碳率及养殖技术营养层次有限且单一,无法适宜不同区域环境,因而单位养殖面积的产量与碳汇量也受到限制。关于海洋牧场建设也是提高局部海域碳汇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此外,目前为止我国仍未参与包括“蓝碳倡议”、“国际蓝碳伙伴”等在内的国际蓝碳合作平台,缺乏与国际蓝碳科学界和相关国家、国际组织交流的渠道;我国科学家提出的渔业碳汇、微型生物碳泵等概念或设计对国际蓝碳科学和政策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二)国际海洋酸化问题现状


  目前全球海洋酸化问题正快速恶化。据英国卡迪夫大学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海洋酸化已达到1400万年未见的水平。全球表层海水的平均pH值为8.1,预计到2100年将下降到7.8,意味着酸度将增加75%。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正努力减少导致酸化的两类污染:二氧化碳排放和水质营养过剩。此外,EPA正与其它组织合作监测海洋和沿海酸化情况,努力解决、减少导致海洋和沿海酸化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酸雨、富营养化等过程形成的污染物。在欧洲,国家政策和针对海洋酸化的行动仍未统一。挪威对海洋酸化方面的研究和行动方面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态度,但大多数欧盟成员除意大利和荷兰外,并没有表现出很充分、主动的对海洋酸化及相关问题的积极态度或承诺。


  三、对海洋酸化问题的展望


  未来,海洋酸化问题会面临更多挑战和危机。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86%的海洋将比现代历史上任何地方都更暖、更酸。到2100年,表层海洋的pH值可能会降至7.8以下,与今天依然具有腐蚀性酸化状态相比,可能会再下降150%以上——在地球上一些特别敏感的地区,比如北冰洋,这个数字可能会更高。


  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可通过碳交易将沿海湿地纳入碳市场,类似方法还有碳税等,都能够在私有化环境问题的同时帮助创造经济营收或政府收入,而这些收入又可以再次投入到社会的不同方面包括环境、教育、基础设施等。除此之外,政府的相关政策、人们的环保意识等都将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及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人类活动释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导致海洋酸化,对健康、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已引起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关注、与研究。海洋作为各国共通的自然资源,需要世界共通正视,制定应对措施且采取行动,促进海洋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推荐新闻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