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要坚持安全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开展节能降碳增效行动。严控能源消费总量。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深化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从根本上降低能耗,提高清洁低碳化水平。深挖工业领域节能降碳空间,以钢铁、菱镁等重点行业为切入点,提出低碳转型路径,同时深挖其他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潜力。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等举措,助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十五五”期间,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所谓“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工业企业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呢?除了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能源利用高效化、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之外,仪表针对各个用能环节实时的能耗量值数据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此次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开发部署;推动重点用能设备上云上平台,形成感知、监测、预警、应急等能力,提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促进企业构建碳排放数据计量、 监测、分析体系;打造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础数据库。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然而,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对能源的过度需求,能源短缺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能源的大量使用,增加了碳排放,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实行节能减排,合理利用能源,控制碳排放显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