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说起这个可能很多人还比较陌生。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就称之为生态产品,其特点就是节能、可再生,作为一个新兴概念,伴随生态文明发展而来,横跨农工商,虽然你可能对概念不太耳熟,但是谈到生态环境补偿、生态旅游业、种养一体化、绿色有机农作物等这些具现化的代表,大家应该还是很熟悉的。
2021年,我国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经济补偿、绩效考核和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到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
意见提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随即,农业农村部的《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提到,要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10000家地方生态农场。为什么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的价格相较普通产品更高,就是生态产品的价值体现,也叠加一些供需不平衡的市场机制因素。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关注。山西《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海南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吉林《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支持接踵而至,GEP改革的步伐也是如火如荼。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即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要说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体系带来的影响绝对是颠覆性的。继深圳建立GEP核算“1+3”制度体系,四川省统计局试水GEP核算研究,山东蒙阴开展乡村三级GEP核算,丽水公开了2021年GEP综合考评结果,成都首份GEP核算报告出炉,全国首份开发区GEP核算报告在宜兴发布......越来越多的“星星之火”开始点亮这条GEP与GDP双轨并行之路。
越注重GEP考核,越能体现生态产品总价值,生态产品单位面积价值,越能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因地制宜构建了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全国范围来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还略显单一,比如生态旅游普遍就喜欢搞“农家乐”,比如生态农业,就标榜“有机菜”,做大做强的“基因”还明显不足。
专家也表示,转化路径成果和模式进入密集推出期,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量体裁衣”,认知要跟上,理念要先进,措施要适用,生态产品价值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