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要求趋严、产业结构大变革的背景下,环保市场的洗牌正在加速,“跨界”已然成为业内一个突出的现象和模式。物业企业进军环卫、大型央国企重视环保事业、互联网巨头看准环保智慧化趋势等等,多方势力一起涌入环保赛道,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众多跨界选手中,以水泥为代表的工业企业们,通过协同效应处置固危废等,相较于其他行业更能形成竞争力。
事实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废模式历史悠久。相较于其他废弃物处置方式,该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更环保、更高效、运营成本更低的优点,具体表现在:①水泥窑高温煅烧处置更彻底,能有效减少二噁英产生;②生成的飞灰、炉渣可作为水泥熟料生产的原料;③无需另外建设垃圾焚烧炉。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也开始组织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技术上面也不断实现新突破。而作为市场主体的水泥企业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力量。对他们来说,协同处置固危废还是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同时,部分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也获得了国家和地方不同程度的资金补贴,例如部分企业的协同处置项目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等。
2021年年末,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要“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同时推动利用水泥窑、燃煤锅炉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另,《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发布,则进一步加快了水泥行业迈向绿色清洁生产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在协同处置固危废业务上获得的成绩。总之,环保产业重构需要更多强势资源的加入,水泥作为支柱性工业之一,相关企业的入局无疑会为固危废处置市场增添新的活力,促进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并将在“无废城市”建设的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