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面向更加艰巨复杂的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监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基础能力亟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近年来,随着超低排放改造、清洁能源替代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深入推进,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已有明显改善。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8.8%,优良天数较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PM2.5污染根本性控制拐点尚未到来,在2020年仍有125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超标。同时臭氧浓度超标问题又逐渐显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减排也被划入重点任务清单,大气防治污染物呈现出明显的复合特征。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大气环境监测市场对设备精准度会有更高要求。
那么,在PM2.5与臭氧协同、减污与降碳协同压力下,大气环境监测该朝哪个方向发力?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到,未来五年将推进大气环境立体综合检测体系建设,以PM2.5与臭氧协同为主线,拓展延伸空气质量监测,加快开展颗粒物组分和大气光化学监测,用以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分析称,随着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市场对污染物监测种类、组份检测的精确度要求都有所提高,环境监测总站、地方环保机构也陆续根据市场需求起草修订设备检测规范,加快检测实验室的建设。
目前,大气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包括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氨气检测技术、VOCs监测技术等。未来,《“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要求深化大气监测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充分运用卫星等技术,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细化污染物监测提要求,做到一物一监测。与此同时,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健全全国、区域、省、市四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大气环境污染还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例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苏鲁皖边界等,这就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工作,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共享的数据分析平台。为此,也需要针对各区域的污染物特点,调整监测指标,如在京津冀、汾渭平原开展PM2.5组分、氨气、气溶胶垂直分布等监测;在化工、包装等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开展VOCs、臭氧层消耗物质等的监测。
另为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能力也应有进一步提升,接下来还需实现温室气体的可测量、课报告、可核查。此前,生态环境部已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选取唐山、太原、鄂尔多斯、丽水和铜川作为基础试点城市,重点开展大气温室气体监测评估。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面向更加艰巨复杂的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监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基础能力还存在诸多短板和挑战,一些新兴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测支撑薄弱甚至空白,亟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因此,未来的大气污染监测市场势必会向设备性能指标更高、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生产商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