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日报发出了《零碳食品兴起,噱头还是动真格?》的灵魂拷问,相信不少人也都有这样的疑惑。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以下三个清醒的认知。
1、零碳食品未必是假
既然打着零碳的招牌,而且很多都是伊利、雀巢、盒马这样的大品牌,作出自砸招牌的事情倒也不至于。在“双碳”目标下,食品行业探索“零碳”解决方案是必然的。而且来自亿欧智库的研究报告显示,事实上,食品行业9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于生产、切割、混合、烘焙等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能源、食品运输等间接排放。就农产品而言,化肥的使用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然后是运输和包装环节。
因此,贴上“碳中和”标签的食品们——蔬菜采用有机肥,奶粉不使用化学制剂;生产采用清洁能源,包装使用可再生植物基材料,打造碳中和工厂,甚至像饮料这种碳排放大部分来自上下游的,中游厂商都在“居中调碳”。
像达能投资全新包装材料,百事推出“无瓶标”可乐,雀巢开设咖啡胶囊回收采集点,伊利建立了全链减碳三大平台,并联合利乐、菲仕兰、科汉森、罗盖特等43家全球产业链伙伴共同提出了“零碳联盟”概念等等,都是食品业的“零碳”尝试,个中努力确实不假。
2、零碳宣传不必全信
那么为什么说不用全信?零碳食品的标准不明确,决定了行业的发展远没有达到有序精细化控制的状态,换句话说,全凭自觉。
据悉,截至今年(2022年)8月,全球已经有9家获得认证的碳中和食品工厂,其中4家在中国。说到认证,很多产品也是有认证的。比如伊利的“零碳奶”就获得了国际检验认证机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ureau Veritas)发布的碳中和验证声明(PAS2060)。盒马的零碳有机蔬菜包装上有南京郭桓颁发的“零碳农产品”认证标签。
但是,认证的权威性取决于标准和组织。目前国内与碳中和食品相关的标准明显还不够成熟,标准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的一些认证参考主要是国际标准,如ISO14064温室气体排放标准、ISO14067产品碳足迹、英国PAS2060碳中和认证等等。业内人士也表示,农产品的碳足迹认证比工业产品更复杂。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行业难免鱼龙混杂,这也是新兴市场的“通病”。
3、零碳食品接受度不高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2022是“零碳食品元年”,但频频上架的零碳食品、碳中和食品,无论是牛奶、蔬菜、饮料还是其他,消费者的敏感度其实并不是很高。其原因不外有三,一是价格,二是信誉,三是观念。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20年进行了一项全球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70%的消费者愿意支付5%的溢价,10%的消费者愿意支付25%的溢价。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个比例其实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零碳”产品的溢价还是比较高的。比如盒马的一根有机小葱5块钱,其他同等重量的小葱可能要两元多,不是25%溢价这么简单。
而且很容易理解两个原因:口碑和理念。口碑,加上前面提到的标准体系不完善,前期肯定是有问题的,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环境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之后。“新生代”的环保意识更强,但仍需要合理的价格和更有效的支持手段。例如,一些专家提到,建立碳包容性个人账户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最后,零碳食品“动真格的”需要动起来。至于什么时候能真正摆脱“噱头”的质疑,就看行业发展的“健康”程度了。信任不容易建立,却容易崩塌。食品行业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但至少在零碳食品的探索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